馆藏信息
本馆所藏《温暖心灵的烛火》是2013年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图书,作者是澜涛。
索书号:I267/394
馆藏位置:图书馆三楼

内容简介
《温暖心灵的烛火》讲述了在绝望的时刻,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以及书中透出的温情暖意会激励你继续前进,甚至会让你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些新的想法,抑或点燃你的希望与梦想之火,使你坚持内心的信仰,拥有一个更完美的人生。因此,别让这些温暖从身边溜走。要知道,人生苦短,有些温暖的确值得我们不断寻觅,因为它总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。
关于作者
澜涛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学员,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,2009年入读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,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,2010年当选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委员。主要作品有美文集《珍珠锦囊》、《海天片语》、《一杯智慧茶》、《快乐是一种能力》、《生命静谧处的美丽》、《改变命运的智慧故事》、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》等。作品《把生命送进狮口》、《母亲的鞋架》、《最动听的声音》、《最完美的礼物》等被选为中、高考阅读试题,作品《舍弃》被一高考考生抄袭得满分。迄今已发表作品五百余万字,出版作品集十余部,部分作品曾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出版。
澜涛认为,文学是他的呼吸,虽然自身禀赋有限,但会倾尽心血追求不舍。
本书思想
温暖我们心灵的,常常不是美妙的歌声,而是让我们一次次跌倒的挫折和折磨。有人曾经写过:“世上只有一件事,比遭受别人折磨还糟糕,那就是从来不曾被人折磨过。”还有人曾说过:“苦难是人生的大学,只有读过这所大学的人才会将成功和幸福追求到底,因为他们深知苦难的折磨的滋味,所以他们内心最渴望摆脱这种折磨。”换一种眼光看世界,折磨和挫折可以是夺命的利剑,也可以是温暖心灵的烛火。
人如果总是生活在顺境中,就会过于安乐,所取得的成绩也就很有限。而如果生活在逆境中,并且不畏艰难,那么他的成功就是无法估量的。梅花香自苦寒来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磨难是帮助我们获得更加美好风光的途径。强者在遭受挫折时,他的潜能会被更好地激发出来,从而越挫越勇,突破现状,创造更大的成功。因此我们要感谢折磨我们的人,因为他们在折磨我们的同时,也是在成全我们。
罗曼·罗兰曾说,从远处看,人生的不幸折磨还很有诗意的呢。一个人最怕庸庸碌碌的过一生,用诗意眼睛看待折磨吧,并感谢那些折磨我们的人。因为正是他们给我们不断成长进步的机会。
书中感悟
别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,坦然面对生活,从不同的角度换个思维方式,你会有新的感受和惊喜,以退为进,高瞻远瞩,略停求行,智慧用心。我们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自己的光源、自己的声音。
一块钢铁经千锤百炼方可成才,一块玉石需要经过千万次打磨方可成器。成长,也许像花园中花开的清脆,也许像火炉中火焰的炙热。但无论怎样,我们的成长终需要千锤百炼、精雕细琢方可见人生的不朽好钢,美丽玉器。阳光总在风雨后,成长也需要磨砺。
更多的时候,动力来源于伤害。疼痛可以使人猛醒,那种直入心灵的痛,更能让心灵发生痛苦的蜕变。所以面对伤害,在恨的同时,也要产生一种反抗的力量。而多年以后,那份恨就会化作感激与感谢。所有曾经的种种,都会被岁月还原成幸福,给你以不期然的感动。
工作也许低微,生活也许会不如意,环境也许会不称心。但我们走过的每一个日子从来都不卑微,它是鲜亮的,是一枚多汁而甜蜜的果实。每一寸光阴里面都隐藏着无数颗幸福的粒子,只要我们用感恩的心去寻找,用入世的心态积极进取,对生活永葆欢心,就会发现日子的好,领略光影流年里动人的丽景。
有人面对歧视自己的人时曾说过,谢谢你这么歧视我,我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。许多时候,歧视会变成一种动力,他激励被歧视者奋发图强,不屈不挠,勇往直前。当年,韩信曾受胯下之辱,经过磨砺,终成大器,名传青史。而那个羞辱他的小混混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有些人和事的出现,只是我们知道,生活中有许多在风雨中飘摇的生命,我们无力拯救他们,他们只是靠自身的顽强站成会呼吸的树,努力而坚定。通过他们我们能够想到自己,可能你的工作还不稳定,可能你的房子还不够大,可能你的理想还在山的那边,可是有这样一句话你知道吗?跟那些没有脚的人比一比,你没有鞋算什么呢?我们总有自己的优势。